温州网讯 推出1500套经济适用房,市区新建停车泊位3000个,推进“市民卡”工程建设……年初确定的办实事“十大民生工程”进展如何?昨天,市府办公布最新进展。其中,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、农村饮水安全、居家养老“990”信息服务试点等项目推进力度大;但安置房建设、停车场(库)建设等项目进展相对滞后。□本报记者金思斯
水源保护稳定
今年我市首次将加强珊溪、泽雅等水源地保护工作列入办实事范畴。有监测显示,今年以来,赵山渡和泽雅取水口水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,达标率100%,珊溪水库藻类异常增殖程度有所减轻。为加强库区水源保护,市财政预算安排生态补偿资金额度由35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,预计每年资金总额从8000万元提高到约1.4亿元。
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,已完成年度投资1.8亿元,已解决2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,占市年度计划的108%。
安置房建设进度慢
市民对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关注度甚高。根据统计,在经济适用房方面,娄桥二期16.45万平方米(住宅面积12.32万平方米)经济适用住房已开工;原瓯浦垟10万平方米廉租房经济房项目全部调整为廉租房项目,其中一期5.3万平方米廉租房已开工;市区1500套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已审核完毕。
公共租赁租房方面,市区已开工公共租赁租房17.6万平方米,已推出人才公寓96套,大学生公寓已有415人摸文定位。
廉租住房方面,市区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对象456户,廉租房扩面工作正在接受申请,实物配租房源已筹集234套。
此外,市区新开工5个安置房项目计28.18万平方米,仅为任务数的28.18%。竣工验收1个安置房项目计19.17万平方米,仅为任务数的31.95%。农房改造已完成36080户。
市区停车泊位还缺
完善市区城市路网,加快道路建设,缓解市民出行难。目前,瓯海大道西段主线高架桥、匝道桥、辅道桥和道路正在施工;六虹桥路西延伸段、惠民路(瓯江路至江滨路段)等路段完成施工图设计,正在或即将开始招标,尚未进场施工。
今年计划在市区新建停车泊位3000个,目前已建成停车泊位1723个,目前,温州妇女儿童活动中心95个、三垟湿地西入口广场160个、嘉一广场150个、锦绣假日大酒店152个、杨府山公园一期323个地面停车位等已建成;其余锦绣路、白鹭洲公园等处1000多个的停车泊位仍在施工中。
“市民卡”通过注册审批
各县(市)已完成本地社保(医保)系统改造,温州市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已经建成,实现了市域范围内的社会保障卡医保“一卡通”。省、市异地就医联网已于10月18日通过省人力社保厅验收。“市民卡”已于10月24日通过国家人社部、央行和住建部的注册审批,具备发卡资格。
关爱服务逐步推开
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之举也在加紧推进。据统计,已为三个区5个试点社区的685名60岁以上失能、半失能和80岁高龄老人安装了“990”一键通服务器,“990”一键通信息服务已拓展了老年旅游、临终关怀两项业务,并逐步将“990”信息服务系统向三区及全市推开;目前瓯海区新桥社区正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工作。
“关爱女孩行动”暨第二次“生育关怀·爱心助学”活动已经启动,已对117名高中和大学生发放了助学金,并对首批为民办实事“关爱女孩行动”项目四类对象代表发放了扶助金。
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方面,已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566例;发放各类辅助器2415件;已完成重度残疾人托(安)养7251人,均提前、超额完成年度任务。